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与认同,加强中外师生交流和文化互鉴,2025年9月28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以“月满中秋,文化共融”为主题的中秋文化体验活动。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中外教师和我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齐聚一堂,共迎中秋佳节,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中拉开序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鄢红、副院长于跃参加此次活动,为中外师生送来祝福。鄢红向精心筹备本次活动的师生与志愿者们表示感谢。她指出,中华诗词宝库中众多吟咏中秋的经典篇章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鼓励留学生们深入学习中华文化,并向大家致以诚挚的中秋佳节祝福。
阮吕娜老师围绕中秋节的起源、历史演变、传统习俗以及月亮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展开,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中秋文化讲座。在互动环节,还带领留学生们用中文背诵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当一句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朗诵时,生涩却饱含真情的中文发音引来阵阵掌声。许多留学生表示思乡之情与中秋节的氛围高度契合。来自俄罗斯的百合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用中文完整朗诵一首唐诗,很激动,好像自己更接近中国文化了。”来自意大利的爱丽丝同学则感慨:“在异国他乡读这首诗,更能理解人们为什么把中秋节看作是最温情的节日。”
随后进入制作月饼环节。食堂的师傅们提前准备好多种食材,现场示范讲解月饼制作技巧。留学生们三五成组,从分面、搓球、包馅到压模,动手体验包月饼的全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趣味和笑声。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节日体验,更是一场跨文化交流。中外师生并肩操作、互相协作,在轻松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在交流中发现不同文化的相似点与差异点,分享各自国家的传统节日习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留学生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校园生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谐与思乡,中外师生纷纷合影留念,手中拿着自己制作的月饼,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本次活动获得了中外师生的一致好评,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有效推进了校园国际化氛围建设与跨文化交流。今后,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持续构建开放、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中外学生交流互鉴、共同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