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国际化教育服务品质,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6月12日举办2025届来华留学毕业生座谈会,并于近日发布并收集了问卷调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邀请来自也门、巴基斯坦等9个国家的来华留学毕业生代表参与座谈讨论,共征集28份有效线上问卷反馈,为学校国际化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需求:多元建议促发展
座谈会上,学生们重点围绕招生宣传、学术支持、职业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在招生领域,与会代表建议学校更加优化英文官网信息透明度,同时拓展社交媒体等多元化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学术支持方面,学生呼吁分阶段推送学制提醒与论文节点指南,以降低跨文化学业适应难度。针对职业发展需求,多名硕士研究生建议增设短期实习项目,强化产学研结合能力培养。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齐方表示,学校将从三方面推进改革:其一,加强英文官网功能,整合招生政策、学术资源等关键信息;其二,深化校企合作,对接中国化学工程、新和成、万华化学、京博集团等企业增设实习岗位;其三,建立“留学生成长档案”系统,动态追踪学业与职业发展需求。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兼副书记于跃也回应称,已计划编制《来华留学生学业指导手册》,此外,学院将进一步推动本科生实验课趋同化管理,确保教学公平性。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鄢红最后在座谈会上,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她强调,学院将持续优化留学生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升级行政服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本期活动共现场收集意见建议22条,现场回复10条,已整改3条,联合相关部门推进中9条。
数据透视:满意度与优化空间并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留学生对在校体验总体评价积极。课程设置方面,超70%学生对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表示满意,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学科获得高评价。语言支持成效显著,60%学生通过中文课程达到HSK3-4级水平。生活服务领域,住宿条件与校园设施满意度达85%,但部分学生建议增加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职业发展数据显示,80%毕业生认为学业为职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来自巴基斯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Ghulam Mustafa表示:“导师团队的科研指导与国际会议参与机会,让我对学术道路充满信心。
安哥拉籍硕士生Maria表示:“实验室里的深夜讨论、食堂阿姨的微笑问候,都是北化记忆的温暖碎片。希望未来能增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这一建议已纳入学院下半年工作计划,拟通过跨文化工作坊与朋辈互助项目构建情感支持网络。
展望未来:全球视野育英才
随着"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深入推进,学校将着力打造"留学北化"品牌项目。未来将通过暑期学校、国际科研团队共建等项目,为留学生搭建更具竞争力的成长平台。正如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所彰显的育人理念,开放北化将书写国际化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