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我院学生学风情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国际教育学院于2025年4月9日18:20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国际教育学院2023级、2024级学生创新竞赛动员大会暨学风行动首场年级会。学院副院长兼党委总支副书记于跃,教学教务部老师梁青红,辅导员杨炤奇、章诗悦,2021级、2022级优秀学生代表及2023级、2024级全体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章诗悦主持。
会议伊始,章诗悦系统介绍了“萌芽杯”与“挑战杯”两项重要赛事的参赛流程、评审标准和历年获奖情况。她特别强调,参与竞赛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鼓励同学们积极组建团队,勇于实践创新。此外,章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关注“青春北化”公众号,及时获取校级活动信息,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促进了校院两级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
梁青红重点解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参赛要求。她从项目选题、团队建设、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入手,为同学们提供了详实的备赛指导。梁老师指出,将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构建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这一理念的贯彻实施,将有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经验分享环节中,2021级佘傲、2022级鲁绪贤基于其丰富的学科竞赛经历,系统性地从项目选题、创新实践、成果凝练到答辩展示等关键环节,为在场学弟学妹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经验传授。他们不仅详细解析了创新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要点,更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将理论认知与实战技巧有机融合,为低年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
杨炤奇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际赛道"为主题,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生动的讲解,系统梳理了赛事的参赛要点与备赛策略。随后,他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大学生征兵入伍的政策优势与发展机遇,激励在场学子将创新精神与爱国情怀相融合,在服务国家需求中实现个人价值。
随后,国设2301班周晗斌同学结合国际赛事经历,分享了跨文化团队协作的技巧;国机2203班夏佳炜同学则从专业角度,系统介绍了机械类竞赛的备赛策略与学业规划方法。两位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参赛经历,从时间规划、项目优化、心理调适等多个维度,向学弟学妹们传授了宝贵的实战经验,现场互动热烈。
最后,于跃总结指出,参与创新竞赛是提升专业能力、拓展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并围绕“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夯实专业基础,将竞赛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二要注重团队协作,在学科交叉中激发创新思维;三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既要有突破常规的勇气,也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矢志前行。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铿锵有力的话语将气氛推向高潮,极大鼓舞了在场学子的奋斗热情。在学风建设方面,于跃重点分析了学生重修补考缓考缺考相关数据,并介绍学院学风行动内容,强调“三高三低一杜绝”的具体内涵,号召同学们注重个人诚信品质的塑造,为营造优良学风提供了明确指引。
本次动员大会全面梳理了各类创新竞赛的参赛要点并强调学院、年级、班级三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专家指导,为同学们提供了系统的备赛指南。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学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更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助力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才华、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