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昌平校区图书馆三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以学生为本,努力共育国际化人才”为主题的师生座谈会。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齐方老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杨卫民老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曹辉老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冯江鸿老师,学生工作部主任张璐老师,综合办公室主任徐晓萌老师,各专业辅导员以及2016级-2018级各个专业学生代表们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主要是为了以学生为本,深入学生,更好了解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调动相关合作学院积极参与学院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增强学院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分别在教学、创新资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向学生广泛调研。
同学们针对中外方课程内容问题、创新资源需求以及专业理解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针对2016级国机专业学生出国的问题,冯江鸿副院长用毕业生的例子讲述了出国同学一年的学习成果,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国外阶段的学习和锻炼。我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毕业生的反馈中,无论是人才培养质量还是教育平台都得到国内外高校的认可。特别是在申请国外研究生阶段,底特律大学老师所写的推荐信对学生申请世界名校都有较大的帮助,因此2014、2015级学生收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针对创新实验室缺乏的问题,李齐方书记表示,新校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等到二期建设的竣工,学校将会有更多的实验空间、实践平台提供给同学们。机电学院的院长杨卫民老师也表示,国际学院的学生作为自己学院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一定在今后的合作和教育中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关注和支持,提升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杨卫民院长也表示,希望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能遵循实验室使用条例,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安全的进行实验,避免事故的发生。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辉老师也指出,生工专业的实践和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针对两校区问题,学生需要克服困难,积极和导师沟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生命学院也会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的支持。
此次座谈会为学院和学生构建了和谐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沟通、增强了了解、加深了感情,为学院赢得了收获建议的机会,将会为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保驾护航。